时间:2022-10-28 21:36:00 | 浏览:607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李志文图/视觉中国
近日,非凡中国向香港交易所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拟GEM(香港创业板)转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招股书资料显示,主板上市将对该集团的融资能力、业务发展和增长前景有利,且符合集团及股东的最大利益。一边持续减持李宁股份,一边在国际市场“扫货”运动休闲品牌,被李宁家族控制的非凡中国转板也引发关注。
业绩大头主要来自减持李宁
非凡中国前身为“快意节能”,在2010年李宁公司创始人李宁向“快意节能”注资并成为控股股东后,同年10月更名为“非凡中国”。据非凡中国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股权方面,李宁本人及其侄子李麒麟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9.34%及38.30%。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非凡中国作为李宁第一大股东,近三年来频频减持李宁股份,并加速境外并购进程。
财报显示,2019年——2021年,非凡中国归属公司股东利润分别为8.26亿港元、11.99亿港元、44.74亿港元。其中,因出售李宁公司股份获得的净收益分别为8.17亿港元、10.23亿港元、33.39亿港元。这意味着,非凡中国的业绩主要来自不断减持李宁股份所得。
海外买买买不断
今年6月,非凡中国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对英国鞋履品牌Clarks(其乐)的收购交易,价格为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8.4亿元)。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李宁家族首次资本出海,依托股东公司非凡中国,李宁早就踏上了并购之路:2020年斥资4662万港元收购中国香港服装品牌堡狮龙66.6%股份,2022年以5000万港元收购意大利铁狮东尼全部股权。
从2020年收购堡狮龙,到2022年初收购铁狮东尼,再到近期收购的鞋履品牌Clarks,非凡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买买买”的热潮,似乎是要开拓海外市场“版图”。不禁令人发出疑问,李宁是要开始进行国际化扩张了吗?但李宁近年来收购海外品牌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李宁2021年的海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3%。
“它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相对比较高,品牌的市场容量会进入到一个存量期,这时候它必须要向海外、向全世界去拓展。”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记者,并购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必然选择,非凡中国在市场存量期或进入存量期的状况下,当然要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国潮距离“世界潮”差多远
近年来,国潮成风带动消费狂潮,李宁、安踏等国产服饰品牌一同崛起,业绩接连创新高。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安踏实现营收493.3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49.6%;李宁全年实现营收225.72亿元,同比大涨56.1%,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大增136%。
在凭借国潮崛起后的李宁、安踏,距离成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还有多远?阿迪达斯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营收212.34亿欧元(约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4.92亿欧元,同比增长223%;耐克2022财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全年总营收达到467亿美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达到60亿美元,同比增长5.57%。
国内体育品牌巨头如何追赶?以李宁为例,今年5月,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引发热议。李宁相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宁咖啡”是李宁零售服务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只是作为提升或者带动顾客店内零售体验的一种创新方式,李宁还是把经营专业的体育用品、服装领域作为主业主营业务。
在李宁背后的非凡中国,除了出海“扫货”运动休闲品牌外,目前已在国内经营体育中心、滑冰场、电竞等运动体验场所。从其品牌布局看,李宁并购海外品牌只是弥补高端市场以及细分领域,进一步完善服饰产品的矩阵,目前仍以发展国内市场为主。距离在2009年定下“2018年跻身世界五大体育用品品牌”目标,李宁的国际化版图目前仍未展开。
“在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国内企业如何去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欢迎,这对品牌形象、产品质量、营销能力等都是新的一轮考验。”张毅认为,中国企业在并购国际品牌的过程中,遇到表现不如预期、自主品牌销量反而下降等问题都是正常的,像李宁曾经的失败经历并不意味着出海走不通,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淀,需要企业在创新和产品上持续发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沈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李志文图/视觉中国近日,非凡中国向香港交易所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拟GEM(香港创业板)转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招股书资料显示,主板上市将对该集团的融资能力、业务发展和增长前景有利,且符合集团及股东的最大利益。一
公告称,本次减持后,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罗颉思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61.38%减少至60.33%,上海罗颉思仍为公司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上海罗颉思的一致行动人减持公司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变动超过1.00%。而韵达股份控制人聂腾云
记者 | 陈慧东编辑 | 上周(8月1日至8月5日),A股公司预减持规模有所减少。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共有46家A股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减持方面,因“酒企借壳”传闻,股价大涨的环球印务(002799.SZ)遭股东减持不超6%;增持方面,
格隆汇9月10日丨青岛啤酒(600600.SH)公布,公司获知:于2021年8月26日至2021年9月8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旗下两家实体Star Insurance Company和Fosun Industrial Holdings Lim
格隆汇8月10日丨斯达半导(603290.SH)公布,公司于2021年08月10日收到兴得利发来的《关于股份减持结果的告知函》。截至公告日,兴得利在减持计划实施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599,9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
格隆汇12月16日丨报喜鸟(002154.SZ)公布,公司于近日获悉董事兼财务总监、副总经理吴跃现存在敏感期违规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形,同时收到吴跃现《公司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告知函》、《关于违规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况说明及致歉声明》。吴跃现持有公
格隆汇6月21日丨报喜鸟(002154.SZ)公布,截至2021年6月21日,公司董事吴利亚、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谢海静披露的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减持时间已过半。其中,吴利亚自2021年3月22日-6月2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1.
财联社消息,受贝莱德减持影响下,比亚迪股份H股开盘即小幅下挫。截至午盘,该公司跌1.56%,报201.8港元。根据港交所消息,作为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持股比例从6.21%降至5.85%。注: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持股变
继巴菲特后,贝莱德也出手减持比亚迪。10月18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BlackRock)在10月10日至13日期间共减持比亚迪近400万股,持股比例从6.21%降至5.85%。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贝莱德对比亚迪
国美 视觉中国 资料图国美零售股东再度减持股票。9月19日,据港交所数据显示,9月14日,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国美零售,0493.HK)大股东黄光裕和杜鹃减持14.39亿股,股东恒海投资有限公司(Ever Ocean Investment
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权璐8月19日,为期三天的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山西汾阳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盛大开幕,国内外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相聚“杏花”,共话酒业发展。此次酒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权璐本文刊发于8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8月19日—21日,以“遥指杏花 醉美吕梁”为主题,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山西汾阳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举行。作为山西省唯一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资本江湖曾经有个传说——永不上市四大家,华为、顺丰、老干妈,还有一个娃哈哈!如今顺丰早已借壳上市,华为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娃哈哈上市也有了新消息。5月27日,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宗馥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上市
5月31日早间,复星国际在港交所公告,子公司同意以每股62港元出售青岛啤酒6680万股H股股份。出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27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复星将不再持有任何青岛啤酒H股。据此前公告,2017年12月,复
智通财经APP获悉,复星国际(00656)公布,计划配售青岛啤酒(00168)合共3,300万H股股份,占其已发行H股总数之5.04%及总股本之2.42%,每股配售价为70.88港元,较其昨日收市价折让约3.83%,涉资23.39亿港元。截